媒体评“天才少年癌症论文获奖”事件:任何评奖都决非儿戏

来源: 2020-07-16 15:50:52  
近日,一个小学六年级“天才少年”撰写癌症研究方面的论文并获奖的事情引起网络热议。15日,相关活动组委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决定撤销其所获奖项。这位少年的父亲也发表公开信向社会道歉。

该少年的论文题目是《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在第三十四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这篇论文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少年,竟然能取得硕士甚至博士都很难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撰写成论文。这只能是造假,别无其他。

任何评奖都应该是严肃的,但“癌症论文”事件的整个过程,却充满了儿戏。

儿戏首先来自参赛者本身。孩子是无辜的,错在家长。从家长的公开信上看,这个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接触相关科学知识,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兴趣”,于是这位家长就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为孩子找了一个选题,并亲自捉刀完成了论文。

从一开始,这位家长就把这项大赛当成了儿戏,并不像他道歉说的那样,仅仅是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的“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很重要,参加大赛并获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很重要,但家长要做的是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选题并加以指导,而不是从自己的研究领域拿出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一看就不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可以完成的,事情一旦暴露就会引起关注。当这位家长这么做的时候,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这位家长的公开信说:“在此次舆情中,孩子已经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虚心接受大家的监督与批评,也真诚地恳求广大网友和媒体给予宽容和谅解。”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这位家长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想到造假事件会给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和以后行为方式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一个儿戏来自大赛组织方。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研究报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平,这是其获奖的理由。但组织方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研究成果不可能由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少年取得。引起舆情之后,组织方才说,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在这之前,组织方和评奖的专业人士都去干什么了?难道审查都是形同虚设,都是儿戏加儿戏吗?这样的大赛、这样的评奖,说严重点只能是败坏社会风气,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这次大赛评委会由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他们大多是资深的教授、研究员。从评审专家的专业背景、资历来看,要甄别出参赛者是否作假、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力量,应该非常简单,然而这些专家竟然没有发现。是没有上心,还是把这件事当成了儿戏?不上心、当儿戏,这种作风如果体现在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科研领域屡屡出现丑闻,是不是和这种风气有关?

任何评奖都是对获奖者的褒奖,都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都体现着社会正能量,是要起到激励作用的。如果将其当成儿戏,不但会损害组织方的声誉,损害一些专家的人格、学格,还会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恶劣影响。兹事体大,不可不慎。

(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